【百強透視】利好湧來!國產替代持續受益,半導體概念迎新機遇?
2025-09-16 12:02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持續上揚,恒生指數累漲近32%,恒生科技指數累漲逾36%。

板塊方面,作為科技行業的代表之一,半導體概念表現不俗。年初至今,英諾賽科(02577.HK)飙升逾210%,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漲逾180%,上海復旦(01385.HK)漲近170%,華虹半導體(01347.HK)、中芯國際(00981.HK)等一些概念股亦實現大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港股市場主要的半導體概念股迎來普漲,但從中報披露的信息來看,板塊内部的中期業績其實分化比較明顯。

中期業績分化:中芯國際表現亮眼,地平線機器人巨虧

Wind數據顯示,從今年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來看,半導體概念股普遍實現盈利。

其中,「代工龍頭」中芯國際上半年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加23.14%至323.48億元(人民幣,下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9.76%至23.01億元,表現最佳。

根據公告,上半年,中芯國際的晶圓代工業務收入為303.53億元,同比增加25.91%,位居全球晶圓純代工第二位置,收入增長主要繫本期晶圓銷售數量增加及平均售價上升所致。而利潤端的增長主要繫平均單價上升及產品組合變動。

中芯國際在中報中稱,上半年,受美國關稅政策、地緣政治及新興市場復蘇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智能手機市場穩中有增,個人電腦市場換機週期開啓,銷量增長;消費電子、智能穿戴等設備受端側AI驅動,市場持續穩健擴張。產業鏈在地化轉換繼續走強,更多的晶圓代工需求回流本土,產業鏈渠道加緊備貨、補庫存。

此外,硬蛋創新、ASMPT、上海復旦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超過1億元。

而在另一邊,英諾賽科和地平線機器人遭遇虧損。

其中,上半年,地平線機器人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67.64%至15.67億元,主要繫汽車產品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同比大增;歸母淨利潤卻巨虧52.33億元,同比擴大2.64%。

中報顯示,上半年,地平線機器人的經調整淨虧損為13.33億元,同比擴大65.75%,因銷售成本、研發開支、行政開支等增加。

而在中報中,地平線機器人也表示,上半年,公司的出貨量錄得翻倍增長,單車價值量也大幅提升。憑此,公司在中國車企中繼續保持基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和整體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第一;此外車型定點數量創新高,中高階項目儲備充足。

從上半年利潤端的邊際變化來看,半導體概念股的表現分化明顯。

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中芯國際、硬蛋創新、貝克微、英諾賽科的歸母淨利潤錄得雙位數增長,而ASMPT、上海復旦、晶門半導體、華虹半導體的歸母淨利潤降幅均超過30%。

其中,另一家「代工龍頭」華虹半導體上半年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9.09%至80.18億元人民幣,但歸母淨利潤同比暴降71.95%至0.74億元,主要繫財務費用、研發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增加等。

不過,根據交銀國際等券商的觀點,華虹半導體第二季度的收入超過指引的中位數,超出市場預期,毛利率超過指引上限,同樣超出預期。

此外,華虹半導體的管理層表示,已在2025年第二季度進行價格調整,總體漲價在個位數左右,且會在2025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集中體現,除功率器件仍有部分價格壓力外,之前其餘平台價格壓力均減輕。

管理層給出的2025年第三季度的指引顯示,季度收入介於6.2億美元至6.4億美元區間,毛利率位於10%至12%區間,均高於交銀國際預期。

半導體國產化替代又迎利好

近期國產半導體行業頻頻迎來利好消息,這或許有助於提振相關概念股的下半年業績。

一方面,9月13日的消息顯示,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針對通用接口和栅極驅動產品。

而受此消息刺激,9月15日,A股市場模擬芯片板塊出現大漲,聖邦股份(300661.SZ)、上海貝嶺(600171.SH)錄得漲停,納芯微(688052.SH)等多股大漲。

國泰海通證券指出,上一輪缺芯潮中,模擬芯片在消費電子等中低端市場實現初步滲透,推動國產替代率從2019年的個位數提升至2024年的16%,但仍處於相對低位。在供應鏈方面,模擬芯片製程成熟,供應鏈已完成國產化,產能保障充沛。未來,隨著國内模擬芯片汽車在工業、汽車等中高端市場的突破,行業將迎來國產化率的加速提升。

另一方面,9月15日盤後,市場監管總局發佈消息,經初步調查,英偉達公司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製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因此決定對英偉達實施進一步調查。

據市場人士分析,此次反壟斷調查其中一項目的是推動算力芯片與通信組網的解耦,在信息安全層面建立更自主的防線。此外,也有警示、製衡英偉達及美國政府,為國產AI芯片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國產替代進程,減少關鍵科技領域對單一外國供應商的過度依賴,保障產業安全。

還有,存儲芯片細分領域在近期頻頻傳來漲價潮。據悉,NAND閃存原廠閃迪(Sandisk)宣佈提價後,全球存儲芯片大廠美光科技(MU.US)也已通知客戶,DDR4、DDR5、LPDDR4、LPDDR5等存儲產品全部停止報價,暫停一週。原因是美光高層觀察到,客戶需求預測顯示會有重大供應短缺,因此決定緊急暫停所有產品報價,重新調整後續價格。

存儲芯片的漲價既有行業供應端的收縮導致供應不足,也有AI發展帶來需求快速增長的因素。

國產存儲芯片企業也有望受益於這股漲價潮,華虹半導體這樣的代工企業也有望獲益。

結語

2025年,中國國產半導體行業在資本與政策的雙輪驅動下,「國產替代加速突圍」的競爭格局愈發清晰:頭部企業憑借成熟製程突破、設備材料國產化攻堅與產業鏈協同優勢,持續搶佔市場份額。儘管高端領域仍面臨「卡脖子」挑戰,但成熟製程產能釋放、政策支持加碼與出海佈局提速,仍為行業打開了廣闊發展空間,推動其邁向自主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此背景下,自成立以來便高度關注硬核科技領域前沿動態的「港股100強」,始終積極順應產業變革趨勢。創立十餘年來,榜單持續優化結構、增設多個細分板塊,力求更全面、及時地捕捉港股市場中的半導體產業新動能。

據悉,第十二屆「港股100強」評選活動的準備工作已正式啓動,榜單候選篩選正有序推進,且擬增科技創新、行業傑出等細分榜單,重點關注半導體、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深度呼應當前產業發展熱潮。

那麽,哪些企業能憑借技術突破、市場表現等卓越特質,在這場權威評選中脫穎而出?讓我們共同期待——同時,也誠邀相關半導體及科技相關的企業主動聯繫「港股100強」主辦方參與報名。

作者:雲知風起